第557章 兵进扬州-《五代第一太祖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同时放出风声,周军因为兵力不足,无力对抗唐军援兵才匆忙撤兵。

    “末将见过朱副帅!”

    张永德倒是率兵来救,只是晚到一步,扬州和六合惊险获胜,两度大败唐军。

    开封方面,马庆密报,皇后符金盏大限将至,符金环已经提前进宫准备后事去了,郡公府交由冯青婵打理。

    两月未见,韩令坤意气风发,连嗓门都变得洪亮了许多。

    朱秀翻身下马,笑道:“韩将军取得扬州大捷,军报送至开封,陛下圣心大悦,嘉奖诏书不日即将送达!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朱秀伏案疾书,对此没有太多反应。

    赵匡胤兵力少,无力救援,只让他不论如何死守扬州城。

    不过唐军将领陆孟俊率领援兵正在赶往扬州途中,此时并非攻城的最佳时机。

    从此后,江南精锐之兵尽丧,元气大伤。

    一旦事发,连我也要倒霉。”

    陆孟俊乃唐军大将,明明被生擒,可却莫名其妙死于非命,如果没有一个合理解释,别说是他,就连我也要受陛下责罚。

    不出意外的话,天长耿氏一族,从今往后将会迁往淮北定居。

    可以说,在原本历史上,韩令坤的扬州大捷是被赵匡胤逼出来的。

    他更加清楚,柴荣也不会因为一个陆孟俊,就真的处罚朱秀。

    朱秀笑着点头,“也好。”

    唐军作为坚守的一方,情况自然更糟糕,单就粮食短缺一项,足以让唐军意志产生动摇。

    对于这种在当地有影响力的官僚地主家族,凡是主动投降的,大周自然是予以优待。

    对于柴荣来说,这是乾祐三年广政殿事变,开封惨案后,对他人生的最大打击。

    这功劳簿怎么写,自然也是朱秀说了算。

    韩令坤心知肚明,他是个聪明人,当然也会把这份功劳算给朱秀一份。

    朱秀自然也没资格住在行宫,命人严加看管,等待朝廷派人前来接收。

    韩令坤平素行事还算厚道,不过却不代表他不会耍心眼玩手段。

    而这一次,韩令坤麾下兵马人数占据优势,此前滁州大捷、天长大捷也助涨他的信心,麾下又有猛将米信相助,所以主动请求在邵伯镇伏击唐军。

    朱秀仰头看看宏伟的扬州城,随口问道:“韩将军擒获敌将陆孟俊,待会不妨押上来,让我问他几句话。而后派人押解回开封,请求陛下处置。”

    朱秀自然是顺水推舟,同意了此项计划。

    当即,朱秀为他写了一道奏疏,快马送往开封,又派兵护送耿谦和耿氏族人北上淮北。

    所以从一开始江宁朝廷的目光就集中在这两处,齐王李景达从瓜步渡过江,不去救援扬州,反而去打六合,就说明李璟十分迫切想要收复滁州失地。

    他是担心此事牵连到我,情面上说不过去。

    而六合、扬州两次大捷,又是在南唐心肺狠狠扎上两刀。

    朱秀看他一眼,“这一点你就要跟人家韩令坤好好学学,知道哪些能隐瞒,哪些不能!依照韩令坤的性格,他不怕受陛下责罚,大不了就是功过相抵。

    郑冲只知道昌兴货行背后有吴郡徐氏和太傅周宗,不知道真正的东主是远在开封的朱秀。

    滁州是江宁屏障,失去屏障,李璟和江南臣民坐立不安。

    朱秀微微一笑,不置可否。

    胡广岳道:“公爷,按照规矩,韩令坤没有资格擅自处置唐军将领,必须要禀报公爷和朝廷!他如此胡来,已经触犯军令。若是被陛下知道,恐怕免不了要受惩罚。”

    身为东线周军总指挥,一切军报都要由朱秀加盖帅印上报朝廷方能生效。

    邵伯是陆孟俊增援扬州的必经之地,韩令坤率领骑军绕了一个大圈子,秘密返回邵伯镇,准备在此伏击唐军援兵。

    韩令坤派人通知米信,让他率领步军赶至扬州城东北方向的邵伯镇,他自己则率领骑军往西撤退。

    拿起寿春密报,朱秀很快收敛心神,仔细阅读。

    李璟升扬州为东都,拨款修葺城防,却偏偏没有想到要派遣一位得力干将率领重兵驻守此处,白白让周军捡了个便宜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