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7章 兵进扬州-《五代第一太祖爷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几年来,郑冲凭借勇武受到刘仁瞻青睐,一路升迁,如今已经是清淮军兵马都知。

    朱秀揉搓眉心,长长叹口气,凝望着摇曳的灯火,心头萦绕丝丝伤感。

    韩令坤无奈,只得咬牙死守扬州,最终找到机会在邵伯方向击败唐军增援。

    史匡威、田重进所部已经从都梁山出发,朝着楚州进军。

    摇摇头轻叹一声,朱秀把马庆密报点燃销毁,看着飞灰从手中飘落。

    寿春城经过整整八个月的围困,不管是周军还是固守城池的唐军,都已经十分疲惫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~赖圣天子洪福,将士用命,才能一举击溃唐军宵小!也要多谢朱副帅替末将美言!”韩令坤春风满面大笑道。

    背后也有查桧借用昌兴货行的名义,替郑冲在江宁金钱开道,打点朝廷人脉。

    主降派的领军人物,正是刘仁瞻的小儿子刘崇谏。

    七月初,朱秀和史向文抵达扬州城下。

    可惜,这位以凶残杀戮著称的马楚旧将,显然是个不太会动脑的莽夫。

    可如果李景达率领唐军先救援扬州,稳固扬州防务,以此作为江北支点,再向滁州进军的话,目前局势或许又不一样。

    甚至派人警告说,韩令坤麾下兵马若是胆敢从扬州撤离,途径六合时,一律按照逃兵罪论处,斩断双腿!

    手里有粮心中不慌,朱秀一面派人前往泗州调集后续粮草,一面征调泗州和宿州民夫到天长修筑城防、粮仓,以天长、六合、扬州为基础,构建三角防御体系,将此三地打造成周军在长江下游北岸的军事基地。

    如此后知后觉,焉能不败?

    这也反应出江宁朝廷机构庞大臃肿,僵硬麻木,自上而下已经无力应付周军的大规模攻势。

    夜里,朱秀没心思去领略扬州繁华,开封、江宁、寿春等地送来不少情报,有武德司的,也有藏锋营和缉事司的,他还要忙着一封封检阅回复。

    胡广岳惊讶道:“他不极力隐瞒,还敢主动交代?”

    朱秀提笔蘸墨,笑道:“你看着吧,明日一早,韩令坤就会来找我主动坦白此事。”

    南唐右卫将军陆孟俊,被韩令坤生擒。

    朱秀住进扬州府官署,韩令坤则住在大街另一头的军使府。

    扬州大捷能第一时间被朝廷知晓,受到皇帝嘉奖,离不开朱秀及时上报。

    在江宁君臣心目中,淮南防线有两大重点,一是寿州,一是滁州。

    扬州方面,韩令坤和米信成功在邵伯镇伏击唐军援兵,杀敌两千余,俘虏近三千,余者溃散。

    如果说此前,李重进在正阳一战破刘彦贞三万大军,是让南唐初步感受到周军强悍,破皮肉疼的话,那么滁州大捷就是在南唐伤口处狠狠一击,砸断骨头。

    按照后世历史走向,韩令坤占据扬州后,得知唐军大举增援,急忙派人向六合赵匡胤、濠州张永德求援。

    朱秀问明情由才知,原来这耿谦就是天长县人,家在城外有一处庄园。

    胡广岳挠挠头:“这么说,韩令坤还算仗义,不会让公爷来替他背黑锅。”

    早在朱秀率军从泗州出发前,他就秘密把囤积在天长的军粮全部运往耿氏庄园地窖保藏。

    韩令坤亲自出城来迎。

    寿州方面,李重进、王彦超、司超三人分工配合,与唐军援兵大将林仁肇在安丰县附近几度大战,互有胜负,围困寿春的行动还在继续。

    屋里,史向文早已沉沉酣睡,自从离开宿州,为了安全起见,朱秀大多数时候都和史向文住在一块。

    两场大胜后,唐军布置在江宁周边的精锐兵团丧失殆尽。

    几年经营,昌兴货行在寿春有不小势力,再加上通过郑冲结交的一帮清淮军都校,这条线一旦启用,非常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使得寿春归降。

    这件大功朱秀有意收归囊中,所以一直命令查桧沉住气,不要打草惊蛇。

    只可惜,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插手寿州战事。

    思考着整个淮南战局,直到深夜,朱秀趴在桌案上沉沉睡去.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