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-《胡杨悲啸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黄师傅天纵英才,可惜,就毁在不知进退不识时务之上。丁兄,你我处在乱世之中,千万不能抱残守缺,顽固不化呀。”

    丁一民冷冷注视着昔日的同年,思索着他此行的目的。

    对白长庚的心机谋略,他三十年前就领教够了。

    一个带着手铐脚链身负重物的剑客,与一个放开手脚没有任何牵绊的剑客比武决斗,有几分胜算呢?

    少顷,他问道:“如何做才算食古不化呢?”

    “人应该随着时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,及时适应时局而不被社会淘汰,才是千古不变的道。老子说得好,道可道非常道,名可名非常名。”

    “白老弟能够学以致用,洞察风云,玩别人于股掌之上,真不简单。”

    白长庚闻言略显尴尬,轻轻咳嗽数声,掩饰了过去。

    “你今日不请自来,就谈这些?白老弟,明说吧。不要云山雾罩的。”

    “胡杨台王知府可是贵婿?”

    丁一民死死地盯紧白长庚,警惕地问道:“你有何意?”

    二十年前,天启朝时,他和几个朋友聊天,无意中说了一句活人建祠堂,亘古未闻的话,当夜就进了东厂的大牢。

    至今,是谁陷害自己的,尚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吃一堑长一智,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,血淋淋的教训呀。

    “丁兄不必如此紧张。魏忠贤阉党已经灰飞烟灭,消失得干干净净了。”白长庚慢悠悠地说,“你是不是怀疑二十年前是我告的密?”

    “那你说是谁?”

    白长庚语气坚定地说:“绝对不是我。当时我确实依附阉党,极力结交左都御史崔呈秀,不过,那是为了升官揽权,为了实现我的治国之道。这就和五年前我投靠张献忠一样。你我相识已有五十余年,蝇营狗苟的事,我是不会做的。”

    说实话,丁一民也曾怀疑过眼前这个人,这是一个类似于前朝首辅张居正的人。

    隆庆六年,穆宗病殁,年仅十多岁的神宗继位。首辅高拱因自己口无遮拦而触怒李太后,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的张居正审时度势,及时调整战斗方向,千方百计交好宦官冯保,后与之合谋,扇阴风点鬼火,无所不用其极,唆使李太后以****擅权之罪,剥夺高拱首辅一职,并勒令其回原籍,代为首辅。

    万历初年,神宗年幼,国政大事都由张居正主持,前后当国十年,为人善谋,手段凶狠毒辣,独揽朝纲。当政期间,面对吏治败坏、财政危机、赋役不均、军心涣散的局面,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,平民出身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,整饬朝纲,巩固国防,推行一条鞭法,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生机。

    “丁兄,以后你会知道事情真相的。”

    “以后是什么时候?”

    白长庚诡秘一笑,压低嗓音,说;“时间不长了。你姑爷王知府知道。”

    顿时,丁一民惊得目瞪口呆,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当白长庚走后,他把这话告诉茹娟时,茹娟同样愣住了。

    “你得赶紧回去,娘家不能再待了。”丁一民提心吊胆地说,“恐怕要出大事情。”

    茹娟故作镇定地问:“要出啥大事?”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